“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”是教育学中经常提及的一句话。并不是因为人的寿命如何,而是指教书育人是一个长期的、需要几代人辛苦努力的过程。
所谓“十年”、“百年”都是关于时间的泛指。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机,一个是十年前,一个是现在。这句话中提到“十年”,也指的的树木成长需要的时间,都是一种泛指。“百年树人”并不是指教育一个人需要花费一百年的时间;而是教育这个行业,如果真的想要培养出经世之才,需要百年的积累和沉淀。
为什么教育需要百年积淀?
首先,从微观角度看,教育过程贯穿一个人的成长历程,涉及到多层次、多角度;教师队伍的构成也需要多层次、多元化。
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,包括学前教育、小学、初中、高中、大学;涵盖了人一生大约十八到二十年左右(大学不同专业)的时间。这个过程,不可能一位老师、一所学校(分初中高中部除外)能够独立承担。教育的协同性也是基于此而合理存在。
教师队伍的构成,也需要多层次多元化。这是基于教育中“因材施教”的原则。幼儿园的孩子,不能教授大学时期的内容;相反,高层次人才的培养,也需要与之相对应的教师。
这样算下来,一百年时间,培养一个人从小到大的老师,时间有点不够。为什么?因为教师本人和学校也需要成长啊。拿大学来说,一个学科从诞生到可以招收本科生,快的话,需要五年到十年;慢的话,需要几十年。
其次,教育内容包罗万象,非多年积淀不可。
我国自古就是教育大国;教育乃立国之本。教育内容包括文化、经济、政治、艺术等等方面。如果没有多年积淀,很难完成基本的常识教育。
仅仅从历史和文化角度看,我国就拥有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。上下五千年让我们忽略了教育需要积淀,因为我国本身文化积淀深厚,从未担心这一点。相反,一些新成立的国家(历史比较短的国家),在教育和历史方面不断寻根。就好比我们的邻国,日本和韩国。本身国家成立的时间段,自身历史和文化也不够独立;因此在教育上,历史文化的部分,就要从传承入手(但是传承的是我国儒家文化,尴不尴尬?),近现代史才能独立行走。
最后,从宏观角度看,教育是延续且漫长的过程,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精诚努力。
教育的延续性,要求我们必须每一代都要投入人力、物力,才能将教育过程完成。稍有不慎,有些学科就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;稍有懈怠,我们的某些学科发展就会落后于世界水平。这并不是危言耸听。
自从发现”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“后,我国对教育的投入直线增加。但是,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,我们排名世界第一的专业,依旧寥寥。就拿我的专业领域来说,领先的依旧是美国;用大家熟知的描述方式,美国领先我们20年没问题。要想追上并超过美国,我们依旧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,精诚努力。
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。这句话不仅仅是描述了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;更是对我们教育领域的从业者提出要求:为你,千千万万遍(努力)。
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--十年的时间可以培育一棵树木,一百年的时间才可以使培育一个人才.
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。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。
本文由 诗词大全 整理编辑,转载请注明出处,原文链接:https://m.biancha.cn/shici/article_dy8W4P5gY9Pg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