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们为什么非得把一件事情分成两件事去做呢?这本来是一个整体,阴阳相依的事。却要把阴阳分为“一个阴,一个阳”。还要确定出一个重点来,这不科学。
练习书法,笔法和结构是同步的。不可能分开。当然也有人先练笔画的练习。但这种办法并不可取,既增加了练习的负担,又容易产生厌倦感,而且练习好的笔画无法正确的组装在字形之中。又得把这堆零散的零件,从零开始进结构组合的学习。这不当延长了学习周期,延缓了学习进步,还会丧失学习书法的兴趣。因为组合起来后的字形,大大达不到你的预想,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,练成的笔画,结果是无法组装成美观的字。
这是什么原因?字的笔画是有长短轻重之分,所处的位置不同,书写的方向、长短轻重也不同。固定的一个笔画练习,是无法满足字形无穷的变化的。书法不同于绘画,绘画的基础,要进行线条练习,很多人把“书画同源”就真的当成了一回事,把绘画的方法运用到书法学习中,这是不对的。
书法中的笔画和结构要同步进行练习。因为每个笔画在每个字中都处于不同的“位置”。位置不同,书写的角度就不同,这就是为什么你能写好“一”,却不能写好“二”,能写好“三”,不一定能写好“一”。它们都是横画,但所处的位置不同,向背也不同。书法中再无比这样的字简单的字例,你如果不每个字都练习的话,未必就能写好。
所以说,结构和笔法是统一的一对阴阳。不要偏重于谁。阴盛,阳就衰。阳盛,则阴衰。必须让它们保持平衡,才能稳步的运行。
这个问题如果把它复杂化,那就要追溯到几千年李斯选字那个时期。就算把李斯请出来也未必说得清楚。我们没有必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,笔法和结字对于学书法的人来说,哪一项是弱项就应侧重练习哪一项。因为笔法如何的娴熟,点画如何的俊美,归根结底还是要组合成字。也就是结字,结字是笔法的最终目的。掌握了娴熟的笔法能否写出四平八稳的字?写出苍劲古朴的字?写出秀丽飘逸的字?我们不懂结字那肯定是办不到的。比如下图
笔法干净利落,自然潇洒,可谓用笔娴熟。八个字中有七个字几乎是笔画精准到位,布局优雅平稳,中锋侧锋相间。这就是笔法和结字巧妙结合的范例。美中不足的是“前”字的利刀旁用笔略细,使单字重心前移。笔法成就了结字,结字使笔法有了生命力。 我们再次放大图中的“前”字,利刀旁两竖中锋用笔,短竖轻按垂直行笔回锋,长竖稍倾垂直按锋作小弧度行笔,收笔时略顿,笔法精妙。可在结字时却略显细小,两竖最终成了败笔。 由此可见笔法和结字相互依存,不能侧重任何一方。
本文由 笔画数 整理编辑,转载请注明出处,原文链接:https://m.biancha.cn/bihua/article_K1Qj4wqLm27X.html。